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根据《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云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区老龄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1、养老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城镇,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至2005年底,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698人,社保基金累计结余6770万元,离退休人员月养老金达475元,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7831人。在农村,100%的镇街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16.48万人,覆盖率超过85%,农民看病有报销。社会救助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全区5592人生活贫困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五保供养范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2、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1996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2005年,省人大实施了新《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区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老年法》和《条例》,全区共建立了8个法援机构,为老年人低偿或免费提供法律服务,近5年,为10名老人解决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纠纷,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3、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完善。为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我区各级政府逐年加大老年事业经费的投入,先后掀起了“福星工程”、 “星光计划”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全区改(扩)建敬老院8间,“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动室(站)15间。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间。


4、老年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敬老氛围日渐浓厚。广场文化日趋活跃,老年人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每逢重大节日,各地以敬老为主题的活动普遍开展。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区以敬老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达15场次,举办全区老年人门球比赛2次,各地还不定期举办健身操、齐步走、登山、书画展、象棋比赛等活动。每年重阳节,各级党政部门、社会热心人士都会开展一系列的敬老活动,老龄工作部门也逐年加大尊老敬老的宣传力度,树立了一些敬老典型,尊老敬老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5、理顺、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培育基层老年组织。2001年,老龄工作职能从老干局划到民政局,各级政府根据老龄工作需要,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民政局,办公室人员有编制,现区老龄办有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老龄工作机构做到有编制、有人员、有办公场所,镇级老龄工作由民政办人员负责。在理顺、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同时,基层老年群众组织也不断建立,到2005年,社区老年人协会有3个,初步形成了区、镇、社区三级老龄工作网络。


(二)“十一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影响。


全区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十五”期末,全区老年人口4.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预计2010年将增加到5万人,年均增长3.4%。与“十五”时期相比,高龄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养老保障问题突出,社区照料服务需求迅速增加,劳动适龄人口面临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大,对我区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着的机遇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发展老龄事业面临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一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加深,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老龄事业重要意义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将更加重视老龄工作,重视解决老年人问题,老龄事业的发展将会摆上重要位置。二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为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提供了经济保障。2005年,我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0.09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高速稳定时期,政府财力不断增强,对老龄事业的投入也会不断加大,老年社会保障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文化体育设施也将会有较大的发展。三是“十五”期间我区老龄事业取得了可喜成就,为今后五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全区老龄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我区实际出发,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服务需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我区老龄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一五”期间,全区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老龄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坚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坚持用法律和道德的力量,营造发展老龄事业的社会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老年人社会保障。


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覆盖全区城镇,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争取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30%。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医疗保障社会化进程,至2010年,全区城镇老年人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农村全体居民,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巩固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完善“五保”供养机制,把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五保”,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群众,“五保”老人月均供养达到150元。


(二)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解决老龄事业的发展需求与投入不足的矛盾。“十一五”期间,要根据老年人特点和需要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发挥区镇(街)两级老干部(老年)大学的示范、指导作用,积极发展各类老年学校,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老年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老年教育覆盖率。我区要进一步加强对原社区福利服务中心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好老年福利活动中心。“十一五”期间,90%的镇级敬老院要达到省二级敬老院标准以上。进一步加强“星光老年之家”的建设,完善社区 “星光老年之家”的配套设施和功能。100%村(居)委会建立老年协会,协会要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管理制度。


(三)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


进一步健全为老年人服务的法律保障体系,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体系的建设,深入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要继续抓好《云浮市老年人优待办法》的落实.


(四)养老服务业。


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五)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老年学校要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各种办学形式。要以老年群众组织为主要载体,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定期组织老年文艺汇演、老年才艺展演和老年体育健身运动会。调动老年人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社区人文环境、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有序。


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积极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要以老年人协会为阵地,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协会一整套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老年人协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关心教育下一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老年人社会参与。


努力创造条件,实现 “老有所为”,要继续发动老同志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区镇(街)老龄办要建立和完善老年人才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要积极组织老人参加“银龄行动”,并拓宽“银龄行动”的内容和形式。


(七)开展创建老龄事业先进单位活动。


加强基层老龄工作,依据全国和省的“创建”标准,积极探索“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面向基层,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健全制度,开展新一轮的“创建”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区力争创建一个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二个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树立一批敬老先进典型。


四、保证措施


  (一)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充分认识“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认真分析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老龄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认真研究,制定措施,完善制度,积极应对挑战,大力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                 


  (二)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地方财政是老龄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必须承担首要的职责,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的规模,推动政府公共财政向老龄事业的倾斜,确立社会保障优先的财政发展战略。财政部门要将老龄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量有一定的比例资金优先用于老年事业的发展。


  (三)创新老龄工作机制。要明确《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创新筹资机制,大力推动福利彩票工作的开展,坚持以扩大发行、促进销量、规范管理为重点,加大福利彩票的营销工作力度,促进彩票销量的增加。要在发行的福利彩票中,列支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开展各项老龄工作。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尤其是要发挥慈善机构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老龄事业的投入机制,为发展老龄事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四)创新社会养老保障和服务模式。要在“党政主导”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和“全民关怀”,制订有关政策和措施,通过市场的运作,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兴建老年服务设施,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服务项目,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拓宽养老服务业的领域。要以区、镇(街)、社区(村)三级为老服务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义工、志愿者、社会热心人士的作用,唤起全社会的老龄意识,让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多渠道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问题。


  (五)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十一五”提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涉及到各个方面,各地,各涉老部门尤其是老龄委成员单位要根据《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指标,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逐项进行细化分解,不断探索新路子,采取新办法,认真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作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扎扎实实完成各项任务,整体推进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采取专题和新闻报道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发展老龄事业的方针政策,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规划》,更加关注老龄事业的发展,为顺利实施《规划》,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七)加强研究和监测。要把人口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实施《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和学术机构的老龄科研资源,开展专题调研,立项进行攻关,作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探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支持。区老龄办要对实施《规划》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重点对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为老服务设施、权益维护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为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