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乌丹星: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养老产业

乌丹星: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养老产业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养老网

      背景

      在全球经济处于低潮下,做养老的商业价值便逐渐得以凸显。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度发展,高速快速之后总会走向低潮;快钱热钱之后,现金流为王;暴利时代终结,微利时代开始;浮躁生活之后,返璞归真为先。这是我们在全球视野下对做养老这件事的基本理解和判断。

      中国养老产业的政策导向和现状概述 

      2013年在国务院35号文、40号文的鼓舞下,中国养老产业正式启动。2014年政府密集出台了20多项政策,2015年政策出台速度减缓,以消化吸收落实为重点,2016年开始走向法制法规建设及“十三五规划”。政府的核心任务主要集中在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第二、重点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第三、推进PPP模式的养老产业发展;第四、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的基本养老策略是“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服务,3%机构养老。按照3%入住机构的判断,目前2亿多老人,已经拥有670万张床位,应该是达到了标准,当然空置率的问题、失能床位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按照每年新增老年人口1000万的速度,到2023年左右,中国老年人口应该突破3亿。3亿老年人如果仍然按照3%入住机构的需求,那时的总床位数应该达到900万张左右,大概还有230万张左右的增量。由此判断,床位数增加的空间有限,失能床位比例需要增加、空置率的问题需要解决。否则,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床位是没有意义的。

      社区服务仍然是国家养老资源配置的主战场。大陆正在构建从为活力老人提供的基本居家服务到介护介助辅助的社区服务,再到养老机构、社区护理院等类型的三级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的大版图。从养老产业发展看,2013年之后最先杀入的是养老地产。上千亩地、上千张床来做养老的项目随处可见,大型养老综合体、大型CCRC社区等。这些远郊大盘、近郊养老综合体、CCRC,以及城市中养老机构、老年公寓、康养结合机构、护理院等涵盖了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养老项目类型。在地产开发商、险资、国企央企和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下,中国大陆的养老床位数一路高歌猛进,从几年前的不足300万迅速增加到了670万张,但同时伴随着48%的高空置率。市场开始困惑,这些床位到底是为谁准备的?尤其是夹心层老年群体,不够政府保基本,企业高大上的又住不起?而这些中等收入群体、尤其是失能、半失能、失智、高龄、空巢老人的问题又是中国最急需解决的,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国养老产业。

      中国养老产业凸显的深层次问题

      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过去中国大陆养老机构基本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办,几乎没有什么营利性的存在。现在市场格局变了,政府只保基本,把一个庞大的养老群体推向了社会,由社会力量来承担养老服务。那么,社会力量是否能够承担?到目前为止证明是承担不了的。社会力量要接政府的盘,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社会资本能进能出。目前如果投非营利的话,资产不能抵押、收益不能分红,社会资本能进但不能出?只能投营利性的。而中国市场要解决的主要是非营利性、保夹心层养老服务的问题;第二,实体经营必须能够活下去、能生存;第三,人才必须能留下来。这三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市场是没有办法承接的,也就变成了政府的一厢情愿。

      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这是国家体制上的障碍。医养结合的主管在两个部门,医管医,养归养,二者之间的主导、权力、责任、资源、支付体系怎样融合?目前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障碍下,同时服务于养老的两类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体系内,所以他们在同一个养老机构服务同一个老人的时候,在一体化连续性照护服务过程中就会发生职责划分不清、边界模糊的问题。比如:老人身上插的管路,这个管儿掉出来了或出现问题,身边没有护士,养老护理员管不管?如果动了,老人出现危险可能是违规甚至是违法;如果不动,能眼睁睁看着吗?有护士那就最好,但绝大多数民营养老机构雇不起专业护士,这样的问题就给机构管理带来非常大的法律风险。中国讲的医养结合,也就是台湾所说的长期照护(Long-term Care),到底谁负责把各种相关资源整合在一个体系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这个问题不解决,医养结合推进得就非常困难。

      营利和非营利之间的关系

      过去养老服务是纯福利性的,是政府提供的,这是完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另一端,是现在一些企业做的高大上的纯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那么中间这一段,既不是完全福利性的,也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他们的存活问题到底怎么解决?非营利可不可以营利?可以营利但不可以分红?企业做养老就面临非常艰难的选择。为什么要做非营利呢?政府可以买一部分单、免税、甚至划拨土地,给一次性床位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等等优惠政策。但你要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资本进来,你不能分红,资本怎么把钱收回来呢?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只能左手做营利,右手做非营利,左手右手来回倒,这里面其实就产生了很多不合法的违规交易。非营利性、营利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怎么定位,怎么准入?怎么评价?怎么监管?顶层设计应该有哪些保障?到底应该怎样去做?

      公办和民营之间的关系

      中国大陆的特点是公办的或者央企国企的养老项目,从资金获得、审批、信任等方面都能获得了非常好的条件,天生的基因就是亲儿子,这个基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亲儿子做事,亲爹亲妈给的支持不用去讨论。那么民企基本就属于抱养,在审批、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方方面面的力度上都差得太远了。一家民营机构花了很大时间和精力去做养老本来做得挺好的,对面开了一个公办养老机构,民营机构收三千块钱才能养活自己,公办机构只收一千五就够了,这就叫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从2016年开始,大型的央企国企杀进来收购民营企业,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进入了养老市场,依仗自身优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导致这个市场上很多民企和小规模机构出现了很多扭曲的心理。原来干的虽然艰辛,但是稳稳当当、不浮不躁。现在心动了多想了,卖高价?收了之后走人?带领队伍再干等等浮动情绪开始蔓延。我们到底要不要做产业,如果做产业,政府就应该给予一个公平的市场规则和竞争环境,否则依靠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化养老就是一句空话。

      失业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每年面临1000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700万大学毕业生,300万产业工人转型下岗等,而养老产业刚好缺1000万照护人员(4000万失能半失能按1:4的照护比)现在一线的养老照护人只有50万到70万。这么大的养老照护缺口,却又有这么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问题有很多原因,政策引导下的劳动力转移就十分重要。因为大家都想赚钱,但谁都不愿意来做养老,做养老社会地位低、收入低,下岗的都不愿意进来,何况年轻人?所以,国家应该采取积极的剩余劳动力转化政策来鼓励和支持剩余劳动力和年轻一代进入养老产业。

      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目前做养老的生存现状是,超过60%左右亏损,10%左右微利,30%左右持平。养老运营的“二八定律”,入住率达到80%的时候,净利率一般在8%左右。这样一个收益现状的产业怎么样往下做?

      养老产业与其它产业有什么样的不同?

      养老产业的特殊性

      第一、它的综合性。它横跨了一产、二产、三产、四产,它是一个横向产业,它不是一个家电产业,一个汽车产业,那是一个纵向产业,这个是一个横向产业,因此跨产业整合难度就非常大;第二、它的群体特殊性。这是一个以老年人为核心、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这个群体对产品价格、服务态度、服务价格相当敏感甚至挑剔;第三、它的微利性。这个产业中单一产品和服务获利能力很有限,但是不等于产业做不大。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所以做大做强必须靠规模化和品牌化;第四、它的缓慢性。这个群体本身在认知、决策、行动过程中就不会像年轻人那样雷厉风行,而是比较缓慢的、易变的;第五、它的公益性。养老,永远离不开社会责任,离不开公益属性,这一点全球都公认,更不用说台湾和大陆这种亚洲孝文化的了。

      养老产业链关系

      养老产业的上游必须是由投资、金融、保险拉动;中游是它的实体建设,地产、服务、医疗;下游是它的支撑性产业,老年用品、旅游、教育等等。在这个产业链关系上,任何一个链条没有完善,它都是做不下去的。中游这三个实体自身也有其生态链的构成,比如养老地产,上游投资、中游开发建设、下游运营管理,是一套完整的金融生态链。所以地产商用自己的钱去做养老,只能开发建设,上游没有可持续的资金支撑,下游就没有运营管理团队、没有服务团队,建完这么豪华的硬件后也是没有老人去住的。

      医养结合生态链

      医养结合的上游是健康管理、中游是急性医疗、下游是康复护理。急性医疗对于养老产业来讲是很重要的,也是入住老人要求具备的,但是不是说,就要自己去盖三甲医院?医院的高投入、高成本、高技术对于任何一个养老项目来讲都存在着亏损的风险而非盈利的机会?因此,医养结合对于养老界来讲更多的是做前端的健康管理和后端的康复护理,连接急性医疗资源以备使用,而不是去动急性医疗、大医院的奶酪。医养结合的本质是老年长期照护,而老年长期照护的任务主要是由养老机构自己去做的,而不是依赖医院。中国内地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医生护士真的是太忙了,他们对养老的积极性并没有养老人对医疗的积极性那么高,这种状态对长照体系构建来说是非常难的。

      中国养老产业走到今天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一、五种人不适合做养老:1、高成本贷款的;2、指望三五年能快速回收的;3、没有其它产业补贴的;4、只想卖房子不想做养老服务的;5、只想套政府钱的。

      第二、没想明白最好别动手:1、要不要做?2、做养老做哪一块?3、客户在哪里?4、盈利模式是什么?5、服务人员在哪儿?如果不想好这些问题,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都是没有办法做好做成的。一句话,养老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可以玩的,大环境决定了你应该怎样玩,资源配置决定了谁会跟你玩,市场决定了愿不愿意跟你玩。

      第三、如果要做,目前应该坚持的原则:1、做小不做大,控制风险;2、做人不做房,构建核心;3、做精不做全,优势集中;4、做益不做利,借势练兵。既然现在赚不到钱,那还不如做点公益,给自己锻炼队伍、积攒口碑,以备未来。

      养老产业的全球经验借鉴 

      中国养老,从民政救济性养老,到社会普惠性养老,到最后变成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一种社会福祉,从老龄事业到老龄产业,这过程到底需要多少年?路该怎样走?它的实现标志是什么?这是我们努力期待的。看看全球养老经验哪些能够被我们学习和借鉴: 

      发达国家养老体系的划分及特点

      从全球老龄化进程而言,欧洲100年、美国70年、日本40年,台湾也比中国早,在养老体系建设的第一阶段基本都是由政府主导的,第二阶段过渡到政府和企业共同主导,第三阶段进入产业成熟期,基本是由企业主导的。中国现在正好处在第二阶段上。此时政府与企业焦灼在一起共同主导,是一个比较难的时期。国外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北欧的福利型和美国的市场化。北欧养老模式基本特点是,政府出钱,社会出力。北欧国家小,人口单一,养老机构百分之七八十的运营费用是由政府支付的,机构只要做好服务就行。美国养老模式基本特点是,政府既不出钱,也不出力,而是维持秩序、严格监管,社会力量各显其能。所以它是自发性的、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产品及服务供给的发展模式,由此培育出了整个产业链。我们亚洲基本模式,无论韩国、日本包括新加坡,基本上是混搭,福利型和市场化融和在一起的。

      中国应该如何学外国?

      事实已经证明,国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单一模式都无法原封不动的照搬到中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中等城市、发达城市的收入水平,社会资源以及对资源的掌控使用能力差距都非常大。最早上海1979年进入老龄化,最晚宁夏2012年进入老龄化,两者相差33年,如何用一套政策、一种方法解决各自的养老问题?所以,在中国只能采取不同区域不同策略和方法。比如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地区,采用美国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去做;在农村及欠发达地区,采用福利国家模式去解决,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产业基础,也没有人才,根本谈不上发展产业;中间的中小城市,采用混搭模式,由社会和政府共同支撑。商业模式学美国;介护保险学德国或者日本;辅助用品智能化学日本;照护体系学台湾;人才培养学台湾、日本、澳洲。中国只能做这样的大拼盘儿,谁家有好的就学谁家为我所用。

      台湾养老进入大陆为什么不成功?

      台湾比大陆进入老龄化早,台湾养老融合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构建了一整套医疗连续服务、社区照护体系、养老机构评鉴制度、照护人才培养和小规模多机能微型机构等模式,对中国大陆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但实事求是地讲,台湾养老进入大陆并不成功。在没有语言和文化障碍的情况下我们的合作为什么没有做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需要思考,也是双方需要磨合的地方:

      心态,是彼此合作的基础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功,目前已经成为了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因此企业界老大心态比较明显。台湾同样由于其养老发展得早,发展得好,老大心态也同样有。所以老大对老大,各自心态会影响彼此的合作。而双方合作的前提是各自都需要调整好心态。

      理念,在什么样的理念下彼此合作

      大陆的特点是以不均衡、粗犷式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很难用一种公平模式推进,只能是异质化分步走,养老项目所呈现的特点特征也不同、变化也快。台湾同仁到大陆做养老,更多的是一种追求社会公平的理念。台湾的财团法人、宗教组织所形成的台湾养老项目落地相对比较稳定,而大陆养老项目可变性却非常高,边干边改,说变就变,这是台湾养老界来大陆后很难接受和适应的。

      速度,以什么样的速度推进

      高速、快速是大陆养成的习惯。过去30多年大陆一直是快速发展,边干边学,要速度不要质量,绝对不能错失占领市场的先机。宁可错,也不能失去地盘。这种发展速度对台湾同仁来讲是很难接受的?台湾同仁很难把市场机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去考虑,因为在台湾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在大陆,跑马圈地,先把市场占上,占完之后回来慢慢精耕细作这是常态。

      体系,用什么样的体系来建设

      大陆养老项目非常关心体系化建设,整体的产品设计,整体的服务体系,整体的运营体系,整体的营销体系,整体观非常强。而台湾同仁谈到更多的是碎片化的东西,怎么能把这些碎片拼成一张整图呢?怎么把散在地上的珠子连起来串成一个项链?我认为这是台湾同仁应该思考的。碎片化的东西非常丰满也很好,但是怎么用不是特别清楚。

      思路,宏观和微观

      大陆做养老是宏观思路,大格局、大视野、大方向,关注的是前进方向和推进速度,市场意识非常强,占地为王。而台湾更多的是微观思维方式,关注的是细节和风险。以至于每天讨论风险,每天讨论细节,特别关注质量,这本身没有错,是对的,但是跟大陆宏观思维还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大陆和台湾养老产业合作的切入点

      综上所述,大陆有大陆的优势和思维方式,台湾有台湾的优势和思维方式,一个注重宏观,一个注重微观;一个关注速度,一个关注质量;一个是没想明白就干,边干边想,错了再来,一个是想明白了再干,没想明白宁可不干。要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找到中间道路、中间共识。宏观的一方尽量细化一点,微观的一方尽量从整体观思考一些,这个问题也许就好解决了。两岸养老产业合作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台湾养老模式的导入

      台湾有很多小规模多机能的医养结合机构,连续性的照护模式也是台湾长照体系中非常有特色的东西,可以导入到中国大陆的养老体系中尝试性落地。

      智库研究、专题讨论

      两岸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可以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题研究、交流。也可以进行以具体项目为标的的对接,共同推进两岸智库的建设。这个平台搭建十分重要和必要,包括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体系的导入,实现两岸人才的互换。

      创新意识,开放思维

      这个时代在发展,所有的事情都能实现无缝对接。建议我们所有人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去认识一个产业的发展,两岸互相接纳、互相包容,否则,我们都会错失发展良机。大陆的养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其发展速度是永远挡不住的,只要想做这件事,就会非常勇猛往前推,这一点已经被过去所证明。所以,如果两岸不合作或合作的不好,我认为失去最好机会的不是大陆而是台湾。希望台湾同仁能够跟大陆有非常好的合作和沟通,这对台湾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结 

      无论哪个国家,养老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突破三个关键性的问题:人才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自主经营可持续。单纯走商业模式不是养老本质,单纯靠政府不具备可持续性,单纯走公益路线也不能解决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培育社会企业。社会企业至少具有三大基本特征:第一、承载着社会责任,创造社会福祉;第二、不以盈利为目标,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第三、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具备自身造血功能。能生存可持续。  

      展望未来20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也会和其它产业发展经历一样,先粗犷后精细;先城市后农村;先刚需后普及;先数量后品质;先政府后民间;先鼓励后打压。我们相信最终中国大陆会形成一大批有诚信、有品质并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养老品牌。

      产业思维+大爱情怀,是做养老最本质的东西。最后必须说一点有情怀的话。我们的父辈只是活着,有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对他们那一代是一种奢望。而我们这一代和下几代,都会希望、也有可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有所改变。所以,研究今天的老人,就是研究明天的自己;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尊严地优雅老去。

      两岸养老产业发展合作前景广阔,共识为先、理解包容、合作共赢,最终的受益者是两岸福祉和两岸人民,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谢谢!

文章评论(2条)

我要参与评论
  • 黄德彬 IP:112.5.149.143 2018-03-22 17:48:14

    见识了

  • 自贡福乐园 IP:171.94.141.60 2016-09-28 20:27:08

    真正的“干货”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