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浙江养老服务全覆盖

浙江养老服务全覆盖

      中新网杭州2月7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王译萱)当人口红利持续衰减,“未富先老”正考验着中国。在20多年前,浙江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实现“老有善养”,浙江省提出“离家不离社,离社不离村”的养老服务方式,积极推进“九七三二”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7%的老年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不少于3%的老年人到机构接受服务;2%的老年人由政府购买服务。


  截至2012年,浙江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现今已达到82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28%;80以上老年人口约为126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3%。这种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一系列养老服务的“浙江模式”体现了民意,赢得了口碑。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老有善养”


  考虑到居家养老是老年人最能接受的养老服务方式,浙江省在2010年底出台了一项政策:“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与幼儿园、中小学等社区配套设施同等重要的内容,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标准,纳入住宅小区配套公建项目。”


  据统计,浙江省在城市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3700多家,在农村星光老年之家达到1.76多万个。


  这种“离家不离社,离社不离村”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多的受到社区老人的欢迎。


  杭州西湖区嘉绿苑社区的陆秀珠是位独居老人,78岁的她从杭州茅家埠拆迁至此。单元楼内的生活,让这位老人觉得无所适从。特别是她的生活起居出现困难,苦于无人照料。


  好在,社区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嘉绿苑社区的工作人员丁嫣告诉记者,“社区日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了白天休憩、娱乐的场所。”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娱乐、护理、书籍阅读、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


  空闲时,陆秀珠会到社区的居家养老中心,和其他老人们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


  不仅仅如此,陆秀珠还被列为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的服务对象。每隔一天,护理员就会到陆秀珠家陪她聊天,还帮助老人买菜、做饭。


  “我一个人生活最怕孤单,现在有她们经常陪我聊天,我不再感到孤独了。我有心脏病,她们常给我打电话,问我需不需要看病。”陆秀珠说。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社区则按照失能等级不同,提供8—60小时不等的护理服务。社区缺乏照护能力的,则由养老机构提供专业服务。


  丁嫣告诉记者,社区日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建立起一支有爱心、一定专业知识的社区护理员队伍,为老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健康档案。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居家、社区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提供相关的服务,能够就近满足老年人的相关需求。


  民营机构助力解决“一床难求”


  居家和社区相结合解决了97%老人的养老,还有不少于3%的老人选择到养老机构接受养老服务。


  但是,养老机构却面临着结构性的矛盾,出现了杭州、宁波等城市中心地带的国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农村的养老机构床位空置较多等现象。


  记者从浙江民政部门了解到,该省已有23万张左右的床位,每一百位老人有2.88张床位。而到2015年,要求达到30万张床位,三年的时间,需要弥补7万张的床位,政府的压力着实不小。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浙江省一张床位费平均高达15-25万元左右,这费用包括土地价格、老年人设施建设等费用,投入成本较高。


  针对国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现象,浙江省民政部门根据申请入住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优先确保困难、失能、独居和高龄老人优先入住,保障社会福利资源公平公正使用。“下一步要采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建养老机构。”黄元龙告诉记者,“同时,科学规划、布局养老机构,促进服务均等化;加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服务质量,解决好空置率。”


  尽管有优惠政策,但是对于社会力量来说,依靠养老机构赚钱并非易事。


  以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店口敬老院为例,该养老院占地10亩土地,有140张床,仅在硬件上就投资2500万。


  对于五保户,该敬老院实施的是免费入住。“现在共有18位五保户,政府对他们每月有400多元的补助,但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补贴600元。同时,免费提供一年四季的衣服。要是他们生病住院,我们还会以一天100元的标准聘请护工,缴纳营养费。一些药政府无法报销,那我们也报销。”敬老院负责人赵宁表示。


  对于社会人员,每人每月的收费是1000元。


  目前,140张床位还远远没有住满,但是这个敬老院只打算逐步向社会开放。


  “物价上升,护理人员的月工资是2000多元,也比较难招。要是算本帐,敬老院现在肯定是亏的。”赵宁说。记者了解到,护理人员工作的高强度、低待遇让许多护理专业人才止步于老年人服务行业。


  黄元龙告诉记者,浙江养老机构中,营利性的养老机构的只有26家,约合5000多张床位,大部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也就是民办非营利性机构。民办机构在浙江所有床位中占到43%以上。


  分析部分民企对养老机构并不感兴趣的原因,黄元龙说,一方面是企业家的意识,另一方面,一张床位的建设成本比较高,会占用一部分资本。


  黄元龙向记者表示,政府支持和鼓励民办机构加入,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给予一次性建设费用6000元。另外,对民办企业、非企业单位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用电、用水等方面。


  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实现“服务效益”


  余下的2%的老人,则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享受“送上门”、“到机构”的养老服务。


  2012年,浙江省政府实施了统筹城乡、统筹机构居家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通过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由老人自主选择养老服务方式,其中,低保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到机构接受服务的,政府补贴不低于12000元/年。人;居家接受服务的,政府补贴不低于4800元/年。人。到2015年,省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要达到2%。


  目前,浙江省已有近13万老人享受政府出钱购买服务。这部分老人基本是低保家庭的失能老人;以及高龄、空巢、孤寡老人等无法“走出门”的老人。


  杭州市江干区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司,由杭州惠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设立。


  杭州凯旋路社区的古群老人已经80多岁了,子女不在身边,身体也不好。


  眼看着生活陷入困境,杭州市江干区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老人安排了每周四次的免费家政服务,和专业的护理。为了让老人不会感到独居的寂寞,工作人员也会经常上门探望。


  在江干区,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无偿服务。


  杭州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张智青保存着厚厚的一叠感谢信,她告诉记者“我们为很多老人提供了家政服务、专业护理和精神慰藉,不少老人很感动,给我们写来了感谢信。”


  在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处长黄元龙看来,通过培植一大批专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集团、民办非企业机构,不仅解决了一批有需要的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也切实提升了服务质量,创造了就业岗位。


  对于这种模式,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点评认为,政府直接购买服务,可避免社区过分行政化。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