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养老金还能涨多高

养老金还能涨多高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浏览:1253
  • 2009-04-15 15:26:33
  • 我来说两句

养老金还能涨多高


    刘水新们所面临的养老金增量的困难,仅仅是国内社保问题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的制度因素,是全国性社保制度的缺失

  刘水新2009年的最大心愿,是退休金能像去年一样再涨上100元。退休5年来,这位武钢集团鄂钢分公司前环卫工人的退休金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800元/月,这已经接近于当地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种种迹象表明,刘水新的心愿可能在不久之后变成现实。中国政府网上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后三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日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提高退休职工的收入,有利于从根本上启动内需。他称,未来三年,城镇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将会持续上调。

  然而,当下养老金的上调空间,正在遭受多方挤压——前景尚未不明朗的经济形势、不断下滑的财政收入以及残缺的社保制度,均对刘水新们的愿望,构成重重障碍。

  养老金已连续4年上调

  “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承诺。这也是中国政府刺激内需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依《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的界定,其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保障内容并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医疗保险这一社会保险险种在《预算报告》中,被归在单列的“医疗保障”项下。

  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核心、占据经费大头的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主要是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一制度最初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企职工养老问题而引入的。目前,国内采用的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目前,国内养老金的统筹只到地市一级,养老金不可跨区域转移。

  来自人保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与刘水新一样领取镇基本养老保险金的退休职工总人数为5293万人,他们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080元。

  自2005年以来,国务院已经连续4年上调企业职工退休人员的工资,以试图缩小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07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但这一薪资水平仍不及2008年全国公务员退休金的一半。

  两会期间公布的《预算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支出将达782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23%,增量投入为1468.72亿元,将主要用于提高养老金待遇、补助少数养老统筹基金仍有缺口的地区。对比2008年执行数, 2009年社会保险基金补助、企业关闭破产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增长幅度最大。#p#分页标题#e#

  社保标准上调压力增大

  “养老金上调的幅度可能有限”,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称,中央的投入仍重点仍在“两低”,即补助收入水平低、养老金水平低的地区,以及提高低保人群生活标准。孙群义表示,短期内,社保水平难以显著提高。譬如,2009年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的439亿元增量资金,仅仅将城镇和农村的低保水平,每月分别提高15元和10元。

  尽管社保投入资金总额在增长,但其在财政支出的中的比重,并无显著提高。

  人保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与地方的社保总额的投入比例约为4:6。在2009年的社保投入中,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拟投入4897.47亿元(不含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较2008年增长26.6%。

  中央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则出现明显下滑趋势。2009年这一比重仅为6.68%,低于2008年的7.04%的水平。就全国财政来看,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较去年仅提高0.11个百分点,几近持平。

  养老金上调的困难,主要来自当前锐减的财政收入。

  3月底,包括经合组织、世行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纷纷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长下调至6%〜6.5%,尽管中国仍坚定地为“保八”而战,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也将波及到税收。财政部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1月,全国财政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7%,其中中央本级财政收入骤降近3成,地方本级收入降幅较小,接近3%。

  此外,总资产接近1.2万亿的全国社保基金的经营风险日增,也为未来养老金上调徒增压力。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相关负责人在今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第三届理事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透露,由于2008年国内股票大幅下跌,导致全国社保基金股票资产从浮盈转为浮亏,基金权益投资收益为负6.75%。

  社保制度建设“摸着石头过河”

  刘水新们所面临的养老金增量的困难,仅仅是国内社保问题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的制度因素,是全国性社保制度的不足。

  目前,中国仍有大约四分之三的居民尚未纳入社保范围。人保部数据显示,到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仅为2.19亿人,全国参加城保的农民工2416万人,只占在城镇就业农民工的17%。另一方面,约有5000万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仍享受着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由财政支付的相对高额的退休金。

  人保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将当前中国社保体制的乱象,归结为三大不公现象:各地区及城乡之间的不公平、各地区及城乡之间不公平、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不同就业形式人员之间的不公平。#p#分页标题#e#

  乱象之源,则在于社保体制改革的方向一直未能明确。具有改革指针意义的《社会保险法》立法已经耗时四年,仍未面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认为,中国社保制度还处于未定型、未定性、未定局的阶段,一切都在“摸黑”的不确定状态中。参保人和参保单位的费率水平、个人待遇权益的明确预期、社会保险关系转续等方面都无法明确规定。而公务员参保办法、农村居民养老方案、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体制、实现省级统筹的时间和步骤等等,这些大的方面也都无法确定。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建立全国性社保体系的困难在于,决策层对健全社保体系尤其是如何健全社保体系存在分歧。首先是对社会保障存在模糊认识,不仅没有将社保看作是促进发展和稳定的手段,而且简单地视其为国家负担与财政负担;二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让此前没有社保的国民参与分享,担心这会摊薄他们现有的福利水平。

  郑功成认为,最近三年左右时间,将成为我国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建设的最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应通过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制度,初步实现全体人民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疾病忧患和从制度上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民生保障目标。

  此前的2007年,郑功成曾组织400余名学者官员,历时一年多,先后到河北、广东、甘肃等11个省市调研并征求意见,推出了我国首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报告。郑功成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努力争取两大基础性法律《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在2009、2010年先后出台。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