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燕达特色“长椅沙龙”:生活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燕达特色“长椅沙龙”:生活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林徽因家所在的东城区北总布胡同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聚集了当时北平大批对文学、艺术和学术有兴趣的文人、学者,其“太太客厅”也成为现代文学史的经典记忆。而我们燕达,也有“长椅沙龙”,聚集了建国初期建设新中国的大批长者,他们饭后闲坐长椅之上,“沙龙时光”也成了他们在燕达相聚欢笑的“美丽时光”之一。


在燕达,花木环绕的院落里,每逢温馨晴好的午后,或是斜晖脉脉的傍晚,院子里不同地方的长椅上,长辈谈笑风生。于是,这一张张长椅周围,俨然成了燕达老人茶余饭后的“沙龙”。他们一起谈古论今,欢笑歌唱,讲到精彩处眉飞色舞,说到激动处神采飞扬……大家各抒己见,好不热闹,让人不禁想到世界各地的Speakers' Corner。坐谈的老人兴致一来,兴许还会高歌一曲,站起身轻舞一段,唱几出戏,讲几个笑话……众人围坐侃侃而谈,给悠闲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


说起老人们谈论的内容,那叫一个丰富多样:有燕达近期组织的各种活动,老年大学课堂上老师教的书画技法、歌唱技巧以及自己“新创”的舞步;有各自坐院内班车自北京回燕达途中听到的种种趣闻;甚至有的在聊餐厅里哪道菜味道好,几个人凑一块儿琢磨着哪天乘往返燕达和乐天玛特的班车出去采买相应食材,回到自己家也去试着做做;有的说着在近期的参观团体里看到了自己一手提携起来的后辈,讲起当初后辈们初出茅庐时的青涩到现在能够独挡一面的干练……他们还聊发射的天宫2号、神州11号,然后齐齐感叹若是时间倒回到五六十年前,今天的生活他们是可望而不可及呐!


燕达老人的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但他们身上的蓬勃朝气,丝毫不逊色于青壮年。“精神不老”是他们的常态,他们总是善于在日常生活里寻找到属于他们的精彩。“沙龙”里的老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画家、工程师、舞蹈家、表演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这样的“长椅沙龙”,“谈笑有鸿儒”,崇尚愉悦,仅是闲聊,无目的、无功利、无利害冲突,更无个人欲求。对于老人们而言,在燕达“长椅沙龙”上相谈甚欢,交流看法,也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方式。

可以说,“长椅沙龙”带给燕达老人的享受是全方位的,包括学术、历史、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等等,而且很多东西是在书本上根本找不到的。他们把自己到访过的山山水水、市镇乡村和自己切身体会过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并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相互的交流和碰撞中,擦出各种思想火花——志同道合者,还结下了彼此诚挚的友谊;意见不同者,也在充分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多种启发。老人们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有时候讨论得深入了甚至发展成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几十年生活经验淬炼出的智慧,其光芒在你一言我一语的“针锋相对”中不断闪耀:观点虽有不同,但各自的想法都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样的交流带来的,也是一种难得的喜悦和满足。


如果你认为这里的老人谈论的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高深学术,那你就错了。燕达老人除了“高大上”的各种兴趣爱好,还有特别“接地气”的行为举止。他们聚在一起,偶尔还会回忆一下自己幼年时的趣事,比如嘴馋偷吃东西,把自己弄成个“小花猫”;或是回忆一下炎炎夏夜里打蚊子的“英勇”——在儿时的自己眼里,蚊子俨然是微型“飞行物”,打蚊子也是个类似“击落导弹”的“体力活”!也会说一说当初和老伴谈恋爱时的那种羞涩和紧张,没想到一转眼都钻婚了;再聊起曾经初为人父母的那种激动、喜悦和照顾孩子时候的种种不知所措、各种糗事层出不穷,到参与孩子成长过程的种种惊喜,深感陪伴的温馨和满足……我们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凑一起聊天的,有好多“老小孩儿”,于是,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长椅沙龙”上的好些老人,“无奈”地“哼”一声,好整以暇地看着众人,一副“小样们,我说的才是对的”的神情……所谓的“返老还童”,大概说的就是他们吧!


悠闲小憩伴随欢声笑语,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燕达的“长椅沙龙”显得尤为难得。在燕达,时间可以过得很慢,慢到只能用所有的心力去热爱这里的生活,然后凡事付之一笑。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