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爱老人,就切身处地为老人想

爱老人,就切身处地为老人想

爱老人,就设身处地为老人想


时近中旬,艳阳高照,气温越来越高。觅食的飞鸟都停止了飞翔,躲在树荫下休息,但就在这样的烈阳下,一位失能老人竟坐在轮椅上“晒太阳”!旁边不远的树荫下四位妇女正认真的打着麻将,其中一位是老人的保姆。这是我同事于425日上午在滨湖公园碰到的一幕,轮椅上的老人对我同事说了句话:“要是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养老机构就心满意足了,死也能瞑目!”


微信图片_20170425151419.jpg


事后同事回忆说:听到时真的觉得好扎心,好想帮她,可是阿姨需要子女的同意。同事将照片和事件经历发到了朋友圈,引得很多人自发转发,阐述自己观点。小编告诉这个故事,并不是想说请保姆不好,我们福寿颐康园有多棒,原因很简单,这个例子只是生活中的个案,不能因某个个案就随意评价某某行业不好。有时会看到些负面新闻,关于养老院虐待老人或者保姆虐待老人之类的。我们可以说该护工或者保姆素质不行,认为负责的养老院管理不当,但因为个别负面例子就笼统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这无疑会让那些默默付出,一心为老的机构和个人流汗又流泪。


小编信奉一点,实力强大不用过份的宣传,好不好得切身实地来看一看。就以福寿颐康园本身为例,因为福寿人很多工作都走在前面,最初对外宣传时往往遇到尴尬局面,我们的人员拿着宣传单页介绍福寿颐康园条件是多么优越,老人前来一看却还在建设,眼前全是钢筋水泥混凝土。不知何时就产生了谣言------院长跑路去了美国、工地都停工了之类的。小编得承认的是:我们杨挥钧院长确实当时去了趟美国,不过是去考察学习去了,回来时给福寿人带来了先进的养老知识和许多有趣的异国见闻。有心的读者或许能在往期的文章中找到院长在美国的照片。扯远了,我们回归正文,当时福寿人面对谣言并没有站出来尝试辩解什么,我们有自己的文宣部,聘任的是经验老道的记者,具有强大公关团队及公关能力。但当时接到的指示是一切照旧,精力放到建设和开园准备上。今年初,福寿颐康园顺利封顶,3月底出了样板房,杨挥钧院长天天在新园里奔走忙碌,福寿人如所说的那样实现了对老人的诺言。谣言不攻自破,现在前来签约的老人越来越多,自发寻来的屡见不鲜,恰如产业中心负责人尹杰所言‘办养老本身就是个口碑相传的事,我们服务好、质量硬,口碑打开了,老人自然愿意来!’


IMG_2063_爱奇艺.jpg


出于工作需要,小编接触过很多同行的文章,面对类似住养老院不如请保姆这样的言论,很多作者有他(她)独到的见解,甚至有人对比过两者的优劣,比如像这种表格。


图片1.png

(上图取自网络,不代表作者观点)


但实际上小编认为,两者并没有可比性,我们不能期望一位保姆能顶替专业养老院或养老机构的工作。一位保姆素质再高,本领再大,毕竟是一个人。但养老院或专业养老机构却是一个团队,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都肯定比个人要强大。机构的对手是机构,个人的对手是个人。然而服务的好坏,却得亲自去体验才有发言权。


1f9e8b68433813e64e1173a97b29a92e.jpg


中国一直是个讲究孝道的国家,古人讲究父母在,不远游。更有在父母年老后弃官事亲的感人事迹。在农耕为主的时代,‘家’观念是建立在同姓大家族的基础上。那时家里男性劳动力多,女性也不用工作,有充足的时间和人力照顾家中老人。无天灾人祸,人员没有太大流动,养儿防老、家庭养老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将老人送出去养老被认为大不孝。这种观念延续千年,深入人心。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迫使子女都出去工作,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更是得两个人背负着四个半人的沉沉压力,小的都顾不过来,何谈细心照料年迈的双亲。父母只能靠聘请保姆或者送养老院,选择哪种?我们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父母身体健康状况是否允许独立生活?

父母是否对自己有强烈的心理依赖度?

父母是否方便和自己入住?

自己是否有精力照顾好父母?

其他家属是否有精力照顾好父母?

请保姆是否能够照顾好父母?

父母是否能接受养老院?

挑选的养老院自己是否能照顾好父母?

是否给带有异议的兄弟姐妹说明上述详情?

是否能够承受养老院费用?

是否方便家属探望老人?

                            

孝敬老人是发自内心的替老人想,为老人好,而不是做给别人看。只要是真心对父母好,给父母一个好的晚年,结合自己的现状情况,认真做对比选择又何惧他人言语。


微信图片_1.jpg


需要呵护,

送他(她)一份贴心的关爱

天意怜幽草 福寿重晚晴

关注今天的老人  就是关注明天的自己

福寿颐康园  您身边的养老专家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