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太和·和众养老会所成立两年,既能养老也能治病,医养结合圆老人晚年幸福梦 300多名老人城东“医养”

太和·和众养老会所成立两年,既能养老也能治病,医养结合圆老人晚年幸福梦 300多名老人城东“医养”

太和
·和众养老会所的老人们经常举行合唱活动,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近日,开创我市养老模式先河的太和·和众养老会所举行成立两周年庆典活动。经历两年的发展,太和·和众养老会所是如何将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与优质的养老服务相结合?目前有多少老人在这里“医养”天年?这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对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文、图/记者 张贞林 特约记者 王慧

医养结合开启养老新模式

太和·和众养老会所位于城东武当路通达巷,是原茅箭区中心福利院所在地。福利院作为传统的养老机构即使条件再好,也主要以“养”为主,对老年病的诊治缺乏专业应对措施。老年人一旦有病还得往医院送,转来转去,不仅给老年患者带来不便,而且很容易耽误病情。

致力于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太和医院,2013年与茅箭区政府牵手,在茅箭区中心福利院的基础上联合建设和众养老会所,除了养老服务外,增加医疗功能,老年人不仅能得到及时地治疗,提升安全感,而且对病情可以早预防、早发现,防患于未然,从时效上给予有力保障。

“会所建设的起点高,依托太和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与台湾知名养老机构联合管理,打造成一家高水准医护照料养老机构。”十堰太和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竹均介绍,在养老模式上,会所引进“医养结合”的新模式。通俗地讲,“医养结合”就是一种有病治病、没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太和·和众养老会所于2011年立项,被列为茅箭区2013年政府十件实事和2014年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面积39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823.41平方米。

2015年1月,太和·和众养老会所正式运营。会所主体建筑共7层,附带连廊景观,整体呈现中式精装风格。中央空调、地暖系统让室内温暖如春;地面铺设的PVC材质地垫,不仅防滑,还减少了活动噪声;每个房间床头配有24小时紧急呼叫按钮;整个会所设置无障碍通道……

太和·和众养老会所总经理黄敏告诉记者,为了做到医养结合,会所一楼大厅设有门诊急诊、便民药房、输液大厅和康复治疗室,每层建有护理站,会所六楼拥有先进的助浴设备。会所的照护团队平均年龄30岁,医生、护士、护理员、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均来自太和医院,除了医生巡诊,还有康复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制订的身心复健计划,会所同时开通到太和医院的绿色就诊通道。

让老人更有尊严地养老

“我对这儿的环境最满意!在这里,饮食、保健都由专业人士负责。”今年83岁的刘玉芹说,她和老伴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

2015年3月,长期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刘玉芹与长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等疾病的老伴,在儿女们的支持下一起入住这里。去年5月,刘玉芹的老伴突发消化道便血,值班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太和医院就医,医院专门开通绿色通道实施救治,老人最终康复出院。

出院后,太和·和众养老会所考虑到刘玉芹的老伴消化不太好,让食堂专门开了“绿灯”,为其准备易消化的流食,直至其彻底康复。“碰到这样的情况,即便有保姆或是子女在身边,也不可能这么及时、高效、专业地救治照料。”刘玉芹感慨地说。

记者在一份太和·和众养老会所的入住档案中看到,在入住的老人中,自理老人占55%,半失能老人占20%,失能老人占25%。可见,养老和就医是他们的迫切需求。“老人在享受贴心养老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享受专业医疗康复和慢病治疗服务,解决了医院不能养老、养老机构没有优质医疗服务的难题,提高了老人养老服务的品质。”黄敏说,会所以养为主,以医为辅,主要通过日常的专业护理对老人进行慢病管理(慢病医、慢病养、慢病管),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太和医院每周三、五、六派出全科医生查房、巡诊,对老人进行用药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定期体检。医疗费用由老人直接支付给医院或药店。会所内提供免费的康复理疗、训练服务。

对此,十堰市卫计委基层卫生科科长郭公孙评价:“公立医院开办养老会所,突出的优势是拥有强大的医疗服务能力,能为社会提供高端的医疗与养老服务供给。高端的医养服务拓展了社会需求渠道,家人基本不用管。”

300多名老人在这里“医养”天年

“作为十堰市首家医疗护理养老机构,融合了医疗护理与养老相结合的特点,实际上是一所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院。”黄敏说,太和·和众养老会所提供的不仅是舒适的环境,还有人文熏陶、心理疏导。在这里生活的老人能够体验到学习、交流、生活的乐趣。尤其是医疗保健一条龙服务,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太和·和众养老会所共有床位211张,设套间、单间、两人间、三人间4种类型。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分为普通养护区和专业护理区。会所主要接收健康老人、慢性病老人(如高血压、肺心病等)及失能或半失能(如中风、偏瘫、全瘫等)老人。

记者了解到,太和·和众养老会所实行面向社会老人和政府兜底供养老人两种体制融合发展。其中,政府兜底供养老人由区政府按每月2000元/人标准购买服务,由政府供养。

社会老人收费采取市场定价的模式,其中生活完全自理老人住单间收费为每人5000元/月,住两人间收费为每人3200元/月,住三人间收费为每人2800元/月,吃、住、慢病管理费用均包含在内。

居家氛围,医养结合,正是这家养老会所的特色,运营两年来,吸引了城区300多位老人来此颐养天年。

□链接

我市拥有养老床位16630张

2014年12月4日,十堰市政府下发了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90%居家养老、5%社区养老、5%机构养老的“9055”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支持社会力量建设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等,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向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转型;加强二级以上医院老年病专科建设,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实现90%以上的乡镇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体系,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床位达到2.5万张,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50张以上,形成“生态养老、文化养老、旅游养老、行业养老”等新型养老业态。

目前,全市累计投入1.03亿元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56个,占城镇社区总数的36.4%,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 (站点)140个,占农村社区总数的14%。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52家,床位1663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3张,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十堰市60岁以上人口将占全市总人数的20%,2030年将迈入人口老龄最高峰,达到30%。这意味着,未年15年,十堰每年的老年人口都在50万以上,高峰时可能过百万。保守估计,按一名老人一年花费1000元计算,十堰养老产业市场每年至少在5个亿的规模,目前开发的市场只是冰山一角。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