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上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将启动

上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将启动

      在今年上海市人代会上,唐曙建等29位来自闵行区的市人大代表联名呼吁,加强本市养老护工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此外,市人大代表方玉明建议,从长远出发,本市应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现状:

      构成和服务呈低质化趋势

      目前,护工已广泛渗透到社区、家庭、养老院、护理院、医院等实体之中,是社会养老服务的最终落实者和执行者,已成为直接影响本市社会养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根据闵行区多位市人大代表参与的专题调研,目前上海养老护工队伍基本状况是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偏高、就业门槛偏低、外来务工人员比例高,绝大多数来源于劳务派遣和自找门路。人员构成与服务水准整体呈低质化趋势,明显存在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濒临断层的倾向。

      “以闵行区为例,养老护工以中老年女性为主,45岁以上的占80%以上,其中超过60周岁的达到16.3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80%以上,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其中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只占很小比例。据被调研的1651名护工统计,仅有482人办理城镇保险,占总数的29.2%。”调研报告指出,当前社会对护工所提供服务的特殊社会价值认识不充分,在资金投入上,因各自立场不同,客观存在“老人不舍得花钱、子女不情愿花钱、政府不知道该怎么花钱”的现象。加之护工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态度不尽如人意,服务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供需双方矛盾迭出。建议:

      出台养老护理职业规划

      调研发现,现在养老护工的工作模式,基本采用“一对多”和“24小时连轴转”,既缺乏人性化、也不具可持续性,更为有效护理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对养老护工的管理,主要是劳务输出公司或家政服务公司,名义上承担管理职责,实际上管得并不到位,多数是只管派遣,缺乏监管,与使用单位只是劳务派遣关系,少有共同监管的责任。在这样的行业现状下,护工的服务质量与老人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护工基本只能为老人生存需求提供最低层面的帮助,严重欠缺对老人的心理健康、精神慰藉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上海养老体系中的护工“短板”。唐曙建等建议,将养老护工问题列入上海市“十三五规划”,明确将规范养老护工建设与管理,作为补充与解决养老服务“短板”的一个重要问题,列入通盘考虑,调动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源,培育与建立全市养老护工职业发展规划。“政府要明确养老护工是一项社会急需的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职业,出台养老护理职业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并完善养老护工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年轻人、本地人从事养老护工行业。鉴于目前护工人员以外地来沪务工人员居多的现状,可采取‘积分制’的办法进行激励。”

      应对:

      已制定系列扶持养老政策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回应代表建议时表示,为缓解矛盾,近年来本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养老护理人才建设的政策。一是支持16所中高职院校开设护理、康复技术等与养老护理相关的专业,对就读护理等紧缺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施免费教育;二是开发养老护理、护工等养老服务行业相关职业培训鉴定项目,并纳入本市补贴培训目录,给予财政资金保障,培育了一批相关职业的社会化培训机构。三是对创办养老服务的小微企业、初创期创业组织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房租补贴等支持,通过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措施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有力促进了本市老年人护理队伍人数的扩大和素质的提升。

      针对代表提出的“积分制”激励措施,相关部门表示,目前实施的居住证积分办法在研究制定时,也充分考虑到本市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状况,并将与养老问题有关的“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等专业列入本市紧缺专业目录中,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证人可以获得30分的积分。据透露,下一步,本市将充分发挥“双特”政策鼓励养老服务行业多吸纳本市劳动力,特别是本市就业困难劳动力的导向作用,提升本市劳动力到养老服务行业就业积极性,加强政策执行力度,鼓励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离土农民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在养老护理人员的薪资水平、公共服务领域、紧缺专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更好地吸引各类人员在沪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破解目前养老服务人员紧缺的问题。老人能享受多层次适宜服务

      随着上海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数量也大幅增长。如何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如何完善好“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关键是在养老制度上要有创新。为此,长期奋战于医疗工作一线的市人大代表方玉明指出,目前上海制定的养老模式中可能仅考虑了上海户籍人口的养老问题,“难道在上海工作十几年,以后可能是几十年的非户籍人口步入老年后就一定不在上海养老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应该早做谋划。”他认为,目前的老年群体看病有医保,生活有养老金,一旦到了高龄失能阶段就会面临长期护理缺失和护理服务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就能排解需要长期护理老人的后顾之忧,使老年人一旦失能仍然能够过上有尊严的、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体系注入了资金活力,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目前,市发改委正牵头制定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这对建立稳定的老年照护服务筹资体系、提供多方位老年照护服务项目、统一老年照护合格供应商标准十分有利,能够使老年人在不同类型的机构或社区居家中享受多层次的适宜服务。

      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坚持政策先行,通过医保基金购买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有力地支撑社区和居家养老,为建立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积极探索;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护理机构,开发了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的职业培训科目,培育社会化的护理队伍;注重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老年护理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

      据透露,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关于“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要求,市发改委正牵头开展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顶层设计; 相关部门也按照市政府要求,积极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即将启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