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中国养老,难关该如何渡过(缨束沙龙8期 下)

中国养老,难关该如何渡过(缨束沙龙8期 下)

“缨束”是养老行业高端学习互助型社群,由养老网创始人李缨女士发起,群内汇集养老健康事业相关圈层首要决策者,一线实践者,资深实战型专家、投资人、策划人、媒体人等。其理念为“合作共生、互助分享,学习进步”。“缨束”实行轮值群主制,定期开办主题沙龙。本期沙龙由轮值群主乌丹星女士发起分享。乌丹星女士是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养老界资深专家。

【欲加入“缨束”,请加群主私信“yanglao666”发送“姓名、机构、职务”申请。】




整理/关爱老人

来自 养老网



中国养老,难关该如何渡过(下)

乌丹星



第三个问题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竞争与合作这个难关。因为养老产业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属性就是他不是无限的竞争,而是有限的竞争。也就是说他不能像其他产业,是商业化、市场化,完全打开的一个运作模式,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或者说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毕竟这个产业,他的有限竞争体现了它的公益性,他的社会属性。换句话说,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比,跟其他产业比,我认为他的社会效益可能占的比重会更大一些。


我们谈到产业谈到市场就必须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没有发展。但是在养老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早期阶段,我个人认为合作重于竞争第一个是因为我们资源的有限性。就养老产业来讲,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无论现在我们的医疗资源,我们的服务设施,还是我们的人才,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这个时候过于强调竞争,其实对产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第二个是在产业发展的早期,产业链并没有形成。比如说我们对于一个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比如说我们对养老产业里边的子板块,我们的养老服务业,它的上游取决于服务人才的聚集,因为他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子行业。那么对于养老地产,它的上游就是金融,因为他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子产业。所以,当我们上游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的中游就出现了,我们的下游也出现了,其实这个时候是有很大的缺失的。那就说在早期阶段,其实我们出现的都是这个产业上的一些点,这些点并没有真正形成串,没有一个线把它真正的联接起来。


如果在这个阶段,大家可以想象,等于一盘散珠放在盘子里,并没有穿成一条项链。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珠子之间还互相在打仗,大家都在争着成为这条项链当中最灿烂的一颗,怎么可能呢?所以在产业发展的早期更多关注的是资源整合,是一种互补,是一种协作,是一种由点到面、由点倒链的逐步的发展过程。如果把这一点看清了,这个时候要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低下头俯下身,跟你的周边合作,用一种最真诚的诚意去开展。


但是,我们现在在中国文化当中看到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甚至个人与企业之间都是习惯做老大做第一,哪个老板都不想做老二,都想以大为王,所以非常缺乏一种合作精神。政府各部门之间也存在竞争,缺乏合作。而养老产业,又是一个横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甚至第四产业也就是信息产业的这样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没有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这个产业是很难形成一个统一领导的。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这种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其实还远不够好。


其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缺乏合作,展开的是一种竞争的态势。比如说我们养老和医疗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在求着医院,在动用我们的各种关系去对接医疗资源。比如说地产与保险,本来保险是不需要介入固定资产这一块,不需要做地产项目,因为你有客户,你用你足够的险资的资金池,你和地产开发商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可是现在险资也要从头到尾做,地产开发商也要从头到尾做,央企也要从头到尾做,每个人都从头到尾做,浪费了巨大的资源。


那么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也是一样。虽然我们大家知道我们要跟着政府的脚步走,要听政府的,我没有办法左右政府。但实际上,大家在真心上、在暗地里其实跟政府并不是在一条线上。政府想政府的,企业想企业的,那么这两者之间如果不能形成一种合力的话,其实这个产业是很难发展的。尽管政府一再出政策,一再发文,但是如果没有社会力量跟政府合拍形成合力,其实是做不成的。比如说十部委在2008年就发了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这次十部委又出文,无论是鼓励什么,问题是十部委联合发文之后,在落地实施这个层面怎么去做?其实不是我们企业怎么去做的问题,而是说落到十部委本身,部委和部委之间,企业和部委之间就有很大的矛盾和分歧,真正落地实施的时候是有相当大障碍的。而且即便中央的决策是对的,中央的方向是对的,那么到了地方政府,到了居委会,到了社区具体一个项目,大家是十分清楚的,要过每一个人的关都是非常非常难的。


所以我们讲竞争与合作,在养老产业同样存在。那么突破这个难关,其实是政府、企业、市场包括公民都需要有一定的退让和妥协。换句话说,这件事是一个全社会的事情,跟每一个人的生活,包括他的家庭都息息相关,政府不能独大,企业也不能过于强调自己的利益个人更是应该看到,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到底能做什么?所以我们说竞争和合作,有相同的地方,有趋同的地方,也有非常矛盾和痛苦的地方。


以上跟大家讲的这三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当中的三个难关、难点,一个就是未富先老,一个就是缺乏基本的公民社会,第三个就是缺乏竞争和合作。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对这个产业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是致命的影响,也可以称其为难关,但是我觉得这三个核心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重视,能够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或者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项目的角度去很好地分析她、理解她,在这样的一个共赢,同时兼有让利和妥协、合作互补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无论说的对与否,只是跟大家来沟通,跟大家来分享,也希望听到大家很多的个人的见解,谢谢大家。



【互动集萃】


李缨-养老网

我个人非常赞同乌老师今天分享的精神,一切要依止于市场,给出合理的反应和行动。企业在做事情的时候首先要研究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让自己生存下来,至于政策扶持,在目前阶段,可以把他看做锦上添花,是一种外部助力,不等不盼不纠结。


相久大-专病托养

我这样理解细分市场,大家可以尝试“专病托养”,好处可以自己想象。专病如:渐冻人、老年痴呆,脑血管病恢复期,脑瘫等等,可以分出100种,请给点儿评价。


乌丹星

是的,其实任何一个细分市场,无论是什么,只要这个细分市场存在,就可以去做。关键应该做什么?怎么样跟他达成一致?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之后,我觉得任何一个细分市场在中国都是存在的。中国养老产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市场非常非常的多,尤其是细分市场,这对产业来讲,本身并不是坏事。


相久大-专病托养

还有土地问题,养老用地是否真的用于养老,是个问题。


乌丹星

养老用地问题,我倒认为现在不是最核心的也不是最主要的。其实我们现在看到了尽量要规避去背重资产,要集中精力做轻资产,哪怕我们现在起步晚,哪怕我们现在不起步,再潜心研究练习内功,或者从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做起也好。我觉得土地问题在短期短时内是很难真正解决的,只要中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不解决,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希望的。


张忠-善德老年公寓院长

土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土地资源完全集中于政府和国家手里。这个问题是由中国的根本制度所决定的,个人觉得短时间之内都不会有太彻底的解决办法,只可能某种程度上寄希望于个别地区的地方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创新性的政策,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我听了一晚上乌老师的分享,从宏观上分析了目前整个中国的养老产业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个人感觉,目前对于促进这个产业来讲,最好的措施可能还是让政府放宽各类的限制,更多的把问题的解决也好,制度的创新也好,产业的一些技术的进步等等这些问题,都完全交给市场和企业来做,这样的话可能会事半功倍吧。


乌丹星

张院长说得很对,让市场配置资源,让市场真正成为产业的主角,确确实实是政府现在的当务之急,也是政府最纠结最难放手的一块儿,但最终的结果他必须这样做。其实政府应该想明白这件事,就是说,放开市场并不是无限的放,是有条件的放,是逐渐的放,是有监管情况下的放,你只需要加强监管,这件事就成立。不论放大小,如果没有监管,这个市场一定是会乱的;有监管的情况下,放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张忠-善德老年公寓院长

其实养老行业或者说养老产业跟其他的行业来讲,也都是一样的,跟目前咱们国家在进行的政府体制方面的改革应该大方向还是一致的。总的来说就是发展市场经济,政府做好法制、政策以及相关的制度方面的监管,以及把相关的制度和法律百分之一百地执行到位,这个其实就是最好的监管,其他的就由市场和资源以及经济规律来做判断就可以了。


在目前中国现行社会状态之下,很多问题你往深处往根子上挖,挖来挖去最后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府这个层面上,因为咱们中国的这个特殊的国情,导致了我们跟其他的发达国家,跟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总量跟中国在同等水平或者同等水平上下的国家来比都是不同的。


特别是在当下政府的反腐以及公开化不断改革的过程当中,比如说像乌老师这样的专家以及企业的一些联合体、一些行业组织在政府的决策的过程当中还是能够起到一些建言建议的作用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大家需要合作,需要抱团来一起来做的最有可能出成绩的一个地方。


相久大-专病托养

您说了养老被医制约,那么,如果医去做养老的事,您觉得如何?


乌丹星

医院介入养老,从医院向养老延伸他的业务,其实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也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你仔细看台湾的养老产业发展,是以这种模式开始的。台湾并没有真正的社区医疗,只有区域性的医疗。无论你是做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政府首先规定,你这个医疗机构或者医院的确立要覆盖周边,所以从医院延伸做养老,这个模式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但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医疗资源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能不能够担当起这样一项工作?


相久大-专病托养

靠热情去做不行。但是,你可以捐款。解决办法很简单,第三方监管,权威监督。


乌丹星

其实现在社会力量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也是很纠结的。从传统来讲,或者从大局来讲,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们是没有办法去阻止、反抗,甚至是违背政府意愿的,这是事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并不认为这就很悲观没有希望,相反我们通过我们自身的行动,通过我们的影响去影响政府的决策,去跟政府沟通协商,去利用任何机会,和政府来进行共同的探讨,我认为还是有希望的。我自己这样做了,我也认为非常有成效,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有信心,我们中国的政府是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


张忠-善德老年公寓院长

其实我个人觉得,社会上的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医院也好,房地产商也好,或者是保险公司也好,任何一个行业的现有的这些企业,都可以投身到养老行业。但是我觉得,不管是任何人来做养老这个产业,都需要对这个行业的所有方面有一个完全彻底的了解之后再做。如果仅仅从其所在行业自身的专业特点出发,来理解养老产业或者是养老行业的问题,比如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服务等等,可能会是有一些偏差的。


乌丹星

张院长说的非常对,这个产业的发展一定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我记得去年年底参加北京国资委关于养老用地推出的研讨会上,我就讲你的这个原则,不许销售,不许这、不许那,其实是不给任何拿地的人活路的,那你这个方案就没有意义,就干脆别出了。最终这个方案没有出来,一直到今年二月份出来一个“三明治”,就是说这块地里边有三块,一块儿做养老设施,一块儿做限价的商品房,一块儿可以做其他方面的商品房,可能高价一点的,至少我认为政府是听进去了,而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唐莹

想请问您如何看当前基层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服务进程?


乌丹星

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是我们在机构和家庭之间一个很重要的难点,或者说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事情,他的纠结点在于社区服务的实施主体到底是谁?因为社区服务当中融合了福利性的成分,也融合了非营利性的成分,也融合了市场行为,所以他是一个各种体制、各种服务、各种类型混杂在一起的服务体系,不那么单一,所以它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最近我们看到的态度是政府坚决要占领这块阵地。


政府的意图很明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平台我来搭建,我来主导,甚至我来做一些投资,我搭台,社会力量唱戏。社会力量无论你是服务提供商,你是产品提供商,包括我们的一些公益组织,我们的志愿者,都到这个平台上来唱戏。这台戏是所有人共同的一台戏,所以就很热闹。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作为服务提供商,作为志愿者,作为任何一个个体也好,组织也好,进入到这个平台是不是能够很通畅?对我们是不是公平的?能给我们什么样的舞台让我们把这个戏唱好?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中国的社区的体制过去一向是纵向的,也就是从行政体制来讲,下一级听上一级的、上一级再听其上一级这样一个纵向管理体制,这对今天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因为现在更多的资源是横向的,是不在你这个体系之内的。对横向的各种资源的结合和捆绑,政府用什么样的政策,用什么样的鼓励手段,用什么样的真诚合作的态度去让人家进来,也可以让人家出去,用什么样的机制来保证每一个进入的人的权益,这是非常关键的。


政府如果不能够搭一个很好的平台的话,这个服务体系构建是有风险的,或者说是需要很漫长的一个时间过程的。如果政府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或者说我们共同来帮助政府想清楚,我们各方协商拿出一个我们既有共赢的一面,又有相对的各自独立经营的一面,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都分得很清楚的话,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我们就要看政府下一步再落地实施的时候在居家养老这样一个服务平台上到底出什么可落地可细化的手段和政策。


张忠-善德老年公寓院长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做好了一个养老机构,你是可以覆盖所有的养老服务领域的,也就是当下所讲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以及居家养老等。因为你拥有了最核心的养老服务团队,也就是护工、专业的服务人员等。


大家刚好提到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这件事,我觉得咱们国家现在提的这个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这种分类方式,它的这个角度,其实是有问题的。我觉得更应该学习日本这种,就是从养老服务提供者也就是养老机构或者是养老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的方式来进行分类,比如说入住式的服务,日托式的服务和上门式的服务,这样的话其实根本不存在这种社区养老平台和居家养老平台这样的区分,其实说白了都是养老服务提供商或者是养老服务企业。


在日本,几乎所有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服务企业都有长期入住的机构,有日间照料中心,也有“通所介护服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门介护服务,这三位是合一的,是一体的。


乌丹星

张院长说得很有道理,就是说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其实你怎么样给他划分,老人也不会按照你的划分这样做的。很多机构说我这个楼是自理的,然后那个楼是半自理的,另外一个楼是完全失能的,其实真正在经营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楼都不会按照你想的来,所以我们划分很多东西,提出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是可以变化的,而且我们在实际做的时候是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而不是按照概念来准备的。我觉得从这一点来讲,把自己的队伍把自己的服务做好,其实你的服务半径可以扩得很大,什么样的模式其实都可以做。


李缨

今天乌老师的分享如同清泉洗尘,梳理的是我们的心态。而心态是根,决定了事业之树如何成长,长成怎样。非常感谢在大家纠结迷茫、困难重重之时能有这样一次洗礼。至于问题,总能找到答案的。我们将在以后的互动学习中争取逐步来提出并努力解题,再次感谢乌老师,感谢大家参与。


乌丹星

其实要讲对产业的迷茫,我倒是真认为政府有的时候比我们更迷茫,你想民政部一个处里面、一个司里面才有几个人?这样几个人管理十三亿人的家庭和养老的问题,他们的负荷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绝大多数人也是希望把这个工作做好的,而且工作得非常努力非常辛苦。但是这样一种政府资源配置,如果不能够跟社会力量很好的结合的话,这个事情是没有办法做的,所以政府现在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在采取很多措施,想尽办法能够跟社会力量达成某种共识,所以我觉得这个角度来讲大家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