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养老院条件好的少 中小型养老院发展吃力

养老院条件好的少 中小型养老院发展吃力

  •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 浏览:3961
  • 2010-10-29 12:15:11
  • 我来说两句
    记者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再排斥住养老公寓,他们觉得住在这里可以无忧无虑、老有所乐,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对此,福彩南山养老院的院长王琰回忆起十年来青岛养老院的发展和变化,十分感慨 ,“以前很少有老人自愿来养老院,现在很多老人都主动要求来住。”据介绍,目前岛城公办的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基本都能达到80% ,条件好一些的养老机构中,不能自理的床位甚至需要排队。

老人为啥想来?

家里不热闹,在这里住还省心

    “当初我就是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都来咱青岛的养老院参观学习,知道肯定错不了,所以才决定跟老伴一起来住的,虽然费用有点高,但孩子们每月给钱,我俩的退休金用得也很宽裕。”陈积田今年75岁,在福彩南山养老院已经住了两年,老两口每个月费用为4000元。陈大爷说,之所以选择住养老院,是觉得在家里待着太憋屈,没有这里热闹,他和老伴打算一直住下去。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住在养老院里能自理的老人自愿入住的不在少数,与老年人的豁达相比,反倒是许多做儿女的不能理解。一位78岁的老奶奶告诉记者,她召集了两次家庭会议,又带着子女来自己选好的养老院实地考察后,才说服了他们。有的老人则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体验了一两年后,干脆把房子卖了,家具搬过来,完全把这里当成了家。

    85岁的顾静老人在夕阳红老年公寓住了好多年了,她告诉记者,“本来我跟儿子住在同一个小区,虽然隔不了几栋楼,可他们工作忙起来两三天才能过来看我一次,还有个孙女跟我一起住,我每天还要给她准备饭,孩子们回家看我吧,我也得给他们忙活一桌子。这么大年纪了,我是真不想再为孩子们操心了。搬进老年公寓后,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比在家里省心多了。”

子女为啥能送?

比找保姆放心,家里医疗设施也不足

    “一个月一千五,在家里请保姆也得这个价钱,没这里照顾得专业不说,主要是老人在这儿肯定不受委屈。”三个月前,张女士把老父亲送进了福彩四方老年公寓,“老爷子脾气倔,85岁了坚决不跟我们一起住,我今年都60了,又要在家看小外甥,还要照顾老人,实在顾不过来。”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很多人也觉得把久病的老人送去养老院是大大的不孝,可四方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的谭美青院长却告诉记者,一定要把养老院里的孝子也写写。“他们这些儿女不是把老人扔来就不管了,而是天天来看,天天来照顾,还有夫妻换班、24小时待在养老院的,他们是担心家里的医疗条件不够,养老院一样出孝子。”

养老院现状

中小型养老院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型:没地方更没钱

    采访中,登北社区敬老院的孙云清院长告诉记者,“这次敬老院扩建,我们都说是占了‘坍方’的光,增加到了40多个床位,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光地方大了并没有带来实际效果。”

    与登北社区敬老院同样属于社区内开办的养老机构一样 ,兴隆路社区养老中心也有同样的困境。没地方更没钱,这是小型养老机构面临的最大困境。

    中型:半新不旧,留不住人

    目前青岛市养老机构有131家,其中公办的只有23家,其他的是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或者是民营养老机构。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很大一批都处于半新不旧、留不住人的状况。

    四方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的谭美青院长介绍说,相对于社区敬老院,自己这里算好的,但跟大型老年公寓比,自己的环境还是不够好,“半新不旧的,虽然是有了家的感觉,但我们总想着为老人提供最好的条件。”此外,“留不住人”也是谭美青另一大感触。“最大的原因是工资不高。”谭院长告诉记者,能有的结余,全部都给员工们分发成了鸡蛋、肥皂、洗衣粉等福利,但这还是太微不足道。

    大型:逐渐走入供不应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越是文化水平高,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对于养老机构的需求越多,他们往往更关注生活品质;而随着全社会对养老的关注,更多的子女宁可多花点钱,也要为父母找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也使设备齐全、服务专业的高端养老机构备受青睐。

    但目前青岛市能达到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还是少数,南山养老院不能自理的床位长年满员,而夕阳红老年公寓的单间则需要提前报名排队。这也反应了市场的潜在需求。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