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青岛兴起田园养老自己种菜吃

青岛兴起田园养老自己种菜吃

青岛兴起田园养老 福利院在山里自己种菜吃

  老年人垂青“归田园居”

   来自郑庄社区的“五保老人”徐克寿今年97岁。 4月26日,他在李沧区社会福利院已住满整10年,特意到“田间地头”转了一圈。

  “田间地头”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福利院的院子里,当下,水萝卜、茼蒿、苔菜等时令蔬菜已经开始收获。 10年前,徐克寿与其他22位“五保老人”成为这家福利院接收的首批服务对象。

  “在田里散步,空气清新。我们喝的也是地下深井的天然水。那边山上的樱桃花、桃花已经开了,过一个月就可以吃樱桃了。”徐克寿如数家珍地介绍说。

  百岁老人满福茂、王秀珍以及97岁高龄的王淑云、90岁的袁君平、66岁的吕可泉这些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同样是慕“田园生活”之名选择到田园式养老机构享受晚年。

  据市内四区老人需求问卷调查显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比例已达14.7%。这标志着有相当一批老人不再满足退休以后“提篮子、带孩子、每天绕着灶台子”的单调生活,他们走出家门,以各种方式享受夕阳生活。其中,不少老人青睐远离喧嚣的都市田园生活。于是,“田园式”养老悄然兴起,李沧区社会福利院、长虹养老基地、山一居等具有田园风格的养老机构成为养老热门。

  选择“田园养老”够惬意

  所谓“田园养老”,就是老年人通过亲近生态环境,享受自然之美,并在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实现生理、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

  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已有120多家,床位总量达12000多张,市内四区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已达35张;到2012年,全市城乡将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2万张,床位总数将达3.3万张。这其中有多家养老机构并非简单地增设床位,而是选址自然环境优美的山脉脚下,建设“不一样”的养老院。

  文体活动让心灵“吸氧”

  去过李沧区社会福利院的客人大多会收到马增友老人的一份礼物——利用桃核雕刻的“灵猴”。

  “住养老院,不能总躺着或者是看电视。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可以让心灵‘吸氧’。”在养老院的“老年大学”,一些老伙计已拜马增友 “为师”,学着雕刻“灵猴”。记者了解到,老人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很“忙活”,晨练太极拳、太极剑,上午练“十八法”,下午打门球;周一是保健会,周二有手工制作课,周三周五分别是学练会、同乐会。

  “一些老人具有手工特长,我们互相学习,既是老师又是学生。门厅里摆的那些绢花都是我们制作的。我们也利用菜园、果园,进行拔萝卜比赛,组织樱桃会等。住在这里生活不再沉闷,一些老姐妹从刚开始被动来住养老院,现在,子女都请不走。 ”王秀兰老人说。#p#分页标题#e#

  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模式

  不过,老人的治病问题是摆在“田园养老”面前的一道槛儿。

  从事多年养老事业的邵芝馨介绍,田园式养老机构通常离市区中心较远,医疗条件是否完善、急救措施是否及时是核定此类养老机构的标尺。因此,田园式养老机构必须有医疗门诊,做到24小时有医务人员值班,坚持定时查房,并为每个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以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不误诊”。

  此外,有些老人住进养老机构是给儿女减少照顾负担,尤其是患有脑萎缩或褥疮等疾病老人是养老机构接收的服务对象。因此,护理康复、日间照料、医疗休养等服务是养老机构的首要要素。

  邵芝馨说,生态环境是“田园养老”之长,如果这些养老机构能够将医疗、照料等要素有效结合,将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最佳方式。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