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养老动态>大学应开办养老系

大学应开办养老系


    随着老年社会的来临,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负责人日前在“养老服务市场的展望与挑战”研讨会上强烈呼吁:“大学应开办养老系”。(1月7日《光明日报》)

    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依托高校培养专业养老人才,既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养老人才匮乏的现状,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培养的养老人才叫好不叫座,相关人才流失严重,陷入了“学校热用人单位冷”、“老人需求热从业人员冷”的怪圈。有报道说,2005年南京一所高校招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40名大学生,3年毕业后仅有两人学以致用,其他人全都改了行。

    专业人才培养出师不利,折射出社会养老领域培养与需求、就业与待遇之间出现偏差的现实。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世俗偏见。传统观念一提到养老院,就是伺候老人吃喝拉撒的工作,不该是由大学生干的活,从业的大学生往往在人们面前抬不起头。二是学无所用。目前国内的养老机构还处于数量少、层次低的状态,仅局限于让老人吃饱睡好的“保姆式”照料,大学生们专业的养老知识和技能往往用不上。三是待遇偏低。现在的养老机构多为社会公益性质,不可能给从业的大学生提供较高的薪水。有的时候,大学生的工资还比不上医院的护工和家政公司的保姆。四是发展空间受限。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养老人才职称评定体系,从业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能得到有效承认,客观上也造成了大学生们的改行和跳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养老事业已经不再只是过去所谓的一些敬老院,不再只是意味着干一些脏活和累活,更多的是有了精神文化的介入,而这些不是普通护工和保姆所能做到的。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养老人才培养涉及教育层次、专业设置、师资课程、资格认证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笔者认为,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养老事业投入的同时,更加重视并尽快建立老年社会工作职业体制及运行机制,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从资格认证、提高待遇、从业规范、职称评定、评估管理等方面入手,运用政策导向,鼓励和支持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才进入养老服务队伍。这样不但能有效提高社会养老的水平,也能使高校尽快走出养老人才培养的怪圈。#p#分页标题#e#
 
 

文章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投稿